【PTCG】简中文本“翻译”的“得”与“失”,围绕简中宝可梦卡片文本的一些碎碎念
2023年1月30日
点火9 回复2
本文为作者原创内容,未经作者本人和营地同意不得转载

开篇先叠个甲,本人只是一个工科狗,并非出身中文类或者其他语言类专业。本文仅就一个对PTCG规则以及不同语言PTCG卡牌有兴趣的玩家的角度,对简中PTCG文本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可能有很多不对或者与大家想法相左的地方,请大家多多包涵。如果牌友们有自己的想法,也欢迎在评论区里讨论。

文章为了方便表达:用简中代指简体中文版,繁中代指繁体中文版,美版代指英文版的宝可梦卡片(但实际上可以使用美版PTCG的区域相对广泛)。

1.前言

首先,PTCG的文本本身就是不断变化,同样作用的招式效果,在一个语言卡牌的不同时期,就可能会产生微妙的改变。例如:大家俗称的锁物品这个效果

XY时代的蟾蜍王EX”到日月时期的几何雪花再到剑盾时期的锹农炮虫V” ,三者第一个招式的说明文在日文PTCG中没用发生改变,但在美版中,却从

"Your opponent can’t play any Item cards from his or her hand during his or her next turn."

变为了

“Your opponent can’t play any Item cards from his or her hand during their next turn.”

 

再变成了

“During your opponent’s next turn, they can’t play any Item cards from their hand.”

个人推测产生这个变化可能是因为蟾蜍王EX”的说明文中出现“his or her”这个描述,在大洋彼岸众所周知的环境下,在几何雪花锹农炮虫V” 中变为了“their”

 

但是,即使同一张卡,在不同语言的PTCG中也有实现相同效果的情况下,语言描述逻辑不同的地方。

最典型的就是刚在简中2.0中收录的莉佳的款待

其中日版和繁中都使用了类似于

若自己的手牌包含这张卡有6张以上,则这张卡无法使用。

这样的描述。

而美版和简中则使用了类似于

只有当自己的其他手牌的数量在4张以下是,才能使用

这样的描述。

这里个人认为,从何时可以使用而不是何时不可以使用的角度进行描述,更便于玩家的理解。这其实也是下文要说的简中文本翻译的中的一点。

总之,不同时期不同语言的卡牌会有各种各样的变化,这也是为什么我会在意PTCG卡牌的文本的差异,也算这篇文章诞生的契机。

 

2.亟待订正的卡片

在简中2.0“交相辉映发布当日,官方对古兹马&哈拉,阿柏怪,双弹瓦斯这几张卡进行了订正。

但不知道官方是不是忽视了在简中1.0中收录的雷公GX”这张卡:

乍一看好像没什么不对是吧?但把这张卡和繁中版的相比较:

简中     繁中→

可以发现简中的雷公GXGX招式缺少了“ [备战宝可梦不计算弱点、抗性。] / [在備戰區不計算弱點抵抗力。] ”这部分的说明文。

那有的牌友可能说了,没有写不计算是不是就是要计算呢,这张雷公GX是不是简中特别的一张卡呢?

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

从上面两张卡可以看到,能对备战宝可梦造成招式伤害的招式,无论是否计算弱点,都会在说明文中进行说明。所以可以得出简中这张雷公GX”是存在印刷错误的。

 

3.简中与繁中的客观差异

虽然同为中文,但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在简中发售的中国大陆,和繁中发售的台湾、香港,语言使用习惯上会存在细微的差距。

所以简中繁中的PTCG卡牌在不少的语言描述上是存在差异的,在简中里,除了若希望这个文本,之前在繁中里的...”这样的文本,在简中里相应的部分基本都是如果...的话

这里以一个莱希拉姆&喷火龙GX”GX招式说明文中的第一句为例: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出现频率比较高的文本就是简中PTCG与繁中PTCG。以水莲的钓竿这张卡为例:

为什么我要提到这一点呢?因为在下文分析简中PTCG的文本时,难免会拿出繁中的文本进行比较。但在存在上文的客观差异存在的基础上,我会尽量避开因语境差异造成的不同。

虽然不清楚编辑简中PTCG文本工作的运作流程,但这里个人推测还是会以目前PTCG流通最多的两个版本:日版和美版为准,所以本文多会在简繁日英这四个版本中进行参考与比较。

4.简中文本翻译

简中PTCG文本在很多地方会在其他语言原有的基础上做加法

以我们十分常见的抽卡效果为例:

在这四种语言中,只有简中PTCG强调了卡组上方这个概念。

(抽牌/引く/draw这些在TCG中普遍表示从牌堆上方拿牌意思的词,其实都是从本身抽,拉的意思引申而来,所以简中这里是否起效消歧义的作用还不好评价。)

 

还有就是以上/以下这个说明文,这里以洛托姆这张卡的特性为例:

在日版和繁中PTCG中,○○以上/以下都默认包括○○这个数值。但在中文语境下以上/以下用语的含义存在分歧,即是否包含本数或本级,这会对新人玩家造成一定的困惑,我在流行繁中/日版的时期也无数次向新人玩家解释过这个问题。所以个人更赞同简中的“○○以上/以下(包括○○以及美版的“○○ or more/fewer”的表达,虽然多了几个字或单词,但更便于新人玩家的理解。

而且简中这样表达也实现了更灵活的表达方式,这里以究极奈克洛兹玛这张卡的特性为例:

目前这张卡,是简中唯一使用“○○以上(不包括○○这段说明文的卡片。

这张卡日版/繁中的表达逻辑是“2张及以下时可以使用,美版是除非2张及以下时不能使用,而简中不同以上两者,是“2张以上不包含2张是可以使用。个人认为这几种表达难分优劣,而且因为在PTCG中数字只用整数,所以简中完全可以把“2张以上(不包括2张)替换成“3张以上(不包括3张)。也有可能是为了与其他语言的卡片保持一定的一致性,简中才使用了这个有些特殊的表达。

但初次使用独具一格的文本表达也容易带来格式统一的问题:

在这三张包含“HP在「○○」点以下说明文的卡中,只有绝处逢生药水后的括号中的数字左右拥有「 」符号,而干劲腰带空木博士的指导是没有的。还是希望编写简中PTCG文本的工作人员可以重视格式统一的问题。

5.简中文本翻译

虽然在文本上做加法往往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好处,但也难免会出现画蛇添足的情况。

就像在下一个对手的回合结束时,受到这个招式影响的宝可梦会昏厥这个招式效果,这里以阿勃梭鲁的招式破灭预兆为例:

虽然我们都知道这个效果的对象是对面的宝可梦,但在阿勃梭鲁这张卡中,在在下一个对手的回合结束时,受到这个招式影响的宝可梦会昏厥这段说明文前,还有将附着于这只宝可梦身上的所有能量,放回手牌,那么仅从字面上理解,那阿勃梭鲁本身是否是受到这个招式影响的宝可梦呢?

对比其他的语言,无论是受到这个招式的对手的宝可梦,还是このワザを受けた相手のポケモン,还是“the Defending Pokémon”,似乎都不会出现像简中PTCG受到这个招式影响的宝可梦这样可能出现从字面理解上出现指代不明的情况。所以在这里,本人认为在这条效果中影响两字完全是画蛇添足。

 

并且简中PTCG也会在一些地方做减法,也造成了字面上的指代不明问题。

以棱镜之星竞技场卡的共有说明文为例:

两相对比下可以发现,简中的最后一句不受其效果影响前好像少了它的主语这张卡这张竞技场,这也给很多新人玩家带来了疑惑。棱镜之星竞技场卡理所应当地成为了在简中发售后个人看到新人玩家提问次数最多的牌之一。

不仅如此,这个效果在《进阶玩家向规则指南》中对应的片段也出现了相应的问题:

最后,再补充一点难分的:

这里繁中和日版都有额外提到正面/オモテ”,而简中和美版只有提到反面朝上/face-down”。所以结合上文的莉佳的款待究极奈克洛兹玛,虽然简中、繁中、日版都归属TPC管理,而美版归属TPCi管理,但进行简中PTCG文本编写工作的人员似乎对美版和日版的文本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参考,甚至个人认为参考美版的程度会更大一点。

查看...”这个说明文在《进阶玩家向规则指南》中的说明已经相当清楚了,而且个人认为这一点也不会对新人玩家的理解出现太多阻碍,所以简中这点也无可厚非吧。

6.结语

文章最后,我想声明的是:差异的客观存在的,而诸多结论是我主观得出。本文的主要目的是让各位读者看到客观存在的差异,至于我的观点,也算是抛砖引玉吧。

因为围绕文本问题点多而杂,我在写本文的过程中也是在纠结中删删改改,勉强以较有逻辑的形式完成了文章,希望各位读者看完本文能有所收获吧。

 

本文中图片等版权均为宝可梦(上海)玩具有限公司及相关企业所有,仅供个人学习、交流、参考使用。

 

打赏营火,助力上热榜
全部评论 2条
按时间排序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