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王的设计美学:变形斗士篇(上)
2022年9月3日
点火15 回复10
本文为作者原创内容,未经作者本人和营地同意不得转载

大家好,我是hentai研究者,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游戏王的设计美学:变形斗士篇。

变形斗士是游戏王卡组系列之一,俗称扁豆,使用者为《游戏王5DS》角色龙亚。

 

龙亚初登场为11岁,龙可的双胞胎哥哥,性格乐天活泼但胆子小,不过一但牵扯到妹妹龙可的安危时就会变得十分勇敢。特征是绿色半长发,绑单马尾,金铜色瞳孔。六位龙印者中最晚觉醒的“第六人”(5DS有六个人不是很正常吗?)

他所使用的变形斗士卡组,主卡组多为低星怪兽,种族统一为机械族,能力特点是根据怪兽自身的表示形式而获得不同的效果,还有部分拥有零件字段的辅助怪兽。

在动画中,龙亚使用的怪兽为【动力工具龙】和【生命激流龙】。漫画中还有一只【机械龙 动力工具】。

 

但这些卡均没有本家字段,且效果也与变形斗士无关。尽管本家有很多调整,但很长时间仍未有一张本家同调怪兽。这一点非常可惜。

在介绍之前先说一下变形斗士的特性,因为可以根据表侧形式来发动效果,如果变更了形态,依旧可以发动效果,也就是说一只拥有两个一速效果的变形斗士可以将效果都发动。

但是由于游戏王的实卡规则并不允许玩家可以像动画中那样可以表侧守备表示召唤怪兽。而且本家也缺乏主动改变形式的卡,所以大部分的变形斗士的双效果设计都比较鸡肋,有的攻击表示效果不错,有的相反,几乎没有双效果均强力的卡。

并且这个系列的特招点非常少,因此在实战中基本可以无视守备表示的效果。

 

变形斗士·手机

 

日文名D·モバホン,モバホン一词是モバイルフォーン(Mobile Phone)的生造词,可能是因为这张卡原型是老式翻盖手机而非智能手机。

变形时显示屏部份一分为二成为肩甲,方向键头为头顶。接听和挂断键上方的确定与退出键变为双手,数字键则变成胸至腹部,*号和#号及最下方的麦克风一分为二变形成双腿。

 

本家第一张卡,最早收录于602,同时也是动画中最先登场的变形斗士。拥有根据自身表侧形态来决定效果,攻击表示为特招卡组里的变形斗士,守备表示为查看卡组顶部卡。

效果是摇人。

动画初期效果发动条件比较高,掷骰子掷到几就翻几张然后正好是变形斗士的场合才能特招,OCG改成了那些卡中有变形斗士即可。

后来打地缚神时变更为OCG效果。

 

效果文本里写着4星以下的变形斗士,文本里还写着无视召唤条件特殊召唤,但是大部分的变形斗士都没有特招限制,很长一段时间只有一张,还是四年后的智能手机。

 

手机是本家非常非常重要的特召点,由于并不稳定所以在提高本家浓度的同时还要希望玩家人品够好。效果没有一回合一次,如果拉出来了第二只手机,那么第二只手机依旧可以发动效果,如此类推。

(裁定即使只翻开1张并且是4星以下的名字带有「D」的怪兽的场合仍要把卡组洗切)

还可以配合机械复制术,废料箱进行连续爆展,这也是扁豆卡组能玩的主要手段,也是它八年前敢跟主流卡组抗衡的原因(当然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地征龙还活着)

当然本家缺乏稳定T1将其上手的手段,比较吃羁绊,在当年,一星的手机在发挥完作用后很难处理掉,因此需要其他卡来保,而在这个link遍地跑的时代已经完全不是问题了。

 

 

变形斗士·磁铁U

 

日文名マグネン,「マグネン」这个生造词源自「マグネット(Magnet)」。「マグネンU」指的就是U型磁铁,又叫马蹄形磁铁。

 

 

U形磁铁是一种看上去很对称的物体,但是此卡变身后的造型却不是很对称。首先头部占了一半的磁铁,嵌合点为身,另一边为双腿。

攻击表示时这张卡只能选择攻击力最高的怪兽作为攻击对象,纯副作用;守备表示可以像队长一样复数存在时封印对方攻击。

真正意义上的U型锁(雾)

但即使这样防御力也很差,而且变形斗士是胡一波拉倒的构筑,不考虑续航和防御。因此从2010年开始的历代构筑记录中都没有它的存在。

是雷族。

 

变形斗士·打火机

 

日文名D·チャッカン,「チャッカン」这个生造词源自「着火(ちゃっか)」。暗喻打火机。

攻击表示是低配的加农炮兵,一回合一次烧600,但没有同名卡次数限制,可以烧自己,因此可以通过反复复苏自身烧对面,但想通过这种方式烧死对方需要14次。

守备表示时稳定的烧300,没什么意义。

由于是打火机所以设计成了炎属性炎族,有一个很好玩的地方是TCG为了符合相关规定禁止在卡图中出现打火机,因此这张卡的名字和卡图遭到了改动,变成了变形斗士·U盘,还在身上标了一个很显著的2GB。

 

为什么呢?为什么U盘是炎属性炎族呢?为什么可以给对方造成伤害呢?是因为U盘里面有少儿不宜的内容吗?

 

变形斗士·收录机

 

日文名D·ラジカッセン,「ラジカッセン」这个生造词源自「ラジカセ(全称是ラジオカセット,即Radio Cassette)」,可以叫收录机,也可以叫收音机。

提手和机顶变为头部、磁带仓是躯干、喇叭则变为手脚,非常有变形金刚风格。

 

没有任何限制的连续攻击无呼吸连打,本家主要的下级打手,相比隼骑士这类卡有字段的优势,类似隔壁圣天树圣蔓的剑士,胡一波抢死拉倒。

因为是机械族所以可以配合限制解除,适合线上打野偷鸡。

守备表示是挡一次攻击,无视就好。

 

变形斗士·照相机

 

日文名 D·キャメラン,「キャメラン」这个生造词源自「カメラ(Camera)」,即照相机。

攻击表示时被战斗破坏时拉手卡墓地中的变形斗士,无法拉卡组里的怪兽这一点很可惜。守备表示时是提供全场抗性。

虽然防守表示的增加对抗耐性效果比较吸引,但要注意与《工具起子》的相性比较差。

因为是照相机所以设置成光属性。

 

变形斗士·无线电

 

D·ラジオン,「ラジオン」这个生造词源自「ラジオ(Radio)」,即无线电。

无线电一般指无线电波。无线电波是指在自由空间(包括空气和真空)传播的射频频段的电磁波。

K社把它归入变形斗士,并将其实体化变成无线电广播。

 

但依旧设计成了雷族……

无线电的变形方式与手机比较像,但因为没有数字键而整体上显得结构统一而传统。显示屏上方的机身中间部分变为带着天线的头部,两侧则分别下拉变成双臂。下半身的颜色和零件很有机械感。

本家曾经的打手之一,强化我方所有的变形斗士,有复数体以上共同存在的话就会变得拥有上级怪兽级别的攻击力。在当年能打倒作为变形斗士克星的《王虎》的存在。

只可惜随着时代发展身为雷族的它在在link泛用的今天格格不入,即加强不了几只怪兽,也没法出百头龙,本身也不吃机械族相关支援卡。

 

变形斗士·电子钟

 

日文名クロックン,「クロックン」这个生造词源自「クロック(Clock)」,即电子闹钟。

时钟形态方方正正,采用的是电子计时而非老式指针,但是发声竟然还是闹铃式而非电子音式实在是很诡异。

 

 

变身设计比较简陋,单纯的四肢和头伸出来,很无趣。

变形斗士中非常少见的两个效果联动的怪兽:攻击表示会根据D指示物来上升攻击力,守备表示会放置D指示物,可以解放自身给予对方生命值伤害。

因为攻击力太低,而且指示物上升的数值也不多,所以基本上是当作怪兽版的波动加农炮来使用。

 

效果没有同名卡一回合一次,依靠烧血来赢的话似乎比打火机好用多了。

游戏王中还有另外一张可以放置D指示物的卡,是变形斗士本家场地。

 

不过它只能给自己放置,不能放在电子钟上。

还有一张能放置D指示物的卡,叫D-构成,不过人家那个全称叫Destiny指示物。

 

 

工具挂车

 

本家附属怪兽,有【零件】字段。

从这个怪兽造型以及与「变形斗士」的关系来看,这辆挂车应该是用于运载变形斗士们用的。

但是它的效果竟然是将手牌中的变形斗士送墓来提升攻击力?难道是把上车的扁豆都踢下去就可以展现自己真正的实力了?还是说把扁豆当成了燃料?太可怕了。

一张变形斗士上升800,而自身基础攻击力也只有1300,实在是太低了,本身也没有任何抗性,把用来爆展的资源给它上升攻击力也太浪费了,不用考虑投入的卡。

由于变形斗士参考的是变形金刚,所以这张卡的neta对象应该是通天晓。(擎天柱是红色主色)

 

 

工具起子

 

本家附属怪兽,有【零件】字段。

样子也很贴切,是个螺丝刀。应该是用于维护以及检修变形斗士们用的。

仅仅1张就可以改变任意数目变形斗士表示形式的卡片。

还可以在手卡发动,甚至在对方回合也可以发动。但是发动后不会带来直接的卡差,而且变形斗士本家夏季怪兽没有二速效果,所以它的用处越来越小。

动画第18话中可以看到龙亚的卡组有下这张卡,但似乎从来没用过。

 

百机夜工

 

日文名百機夜工,注音是「ひゃっきやこう」同百鬼夜行。

由于游戏王没发售过同注音相同的卡,所以这张卡可能也是游戏王不死族系统如此庞大的同时却没有一张叫【百鬼夜行】的辅助卡的主要原因。

百鬼夜行指的是日本平安时代的传说或怪谈中妖怪们以阵列的形式在深夜的街道中行进。据说见过百鬼夜行的人会染上怪病甚至死去。以绘画妖怪有名的画师鸟山石燕也有以此为题材的画。

这里用阴阳师的图吧,原版你们肯定不喜欢。

 具有生命可以变形的变形斗士系列类似付丧神。付丧神就是传说中长年累月被人使用逐渐开始拥有生命的妖怪。这也许就是将其和「百鬼夜行」联想到一起的原因。

(漫画中一位叫三泽的路人甲曾经用过一张叫百鬼夜行的卡)

卡图中背景里阴影是手机和磁铁U两只怪兽,而它们支援的怪兽竟然是人造人-念力震慑者,难道是因为人造人长得像鬼吗?

拥有除外墓地上升攻击力这种十分消耗资源的效果,但一只只有200点还是只存在一回合,完全不知道为什么设计这张卡。

 

变形斗士·加速装置

 

拥有炸一张卡并且调度一次手牌的效果。

老文本看起来像是不取对象,但实际上是取对象的,发动时选择场上1张卡。破坏和抽卡同时处理,无法破坏对方时也可以抽卡,但是效果处理时对象不在场则不适用抽卡。

优点是把变形斗士放回卡组是效果不是文本,因此吃康了也不用担心手牌减一。

TCG在曾经印刷这张卡时出现错误,变成了“【变形斗士】的卡放回卡组”。

卡图不知道为什么看起来有种机皇帝的风格。

 

变形斗士·电线

 

因为装备怪兽的表示形式改变而可以破坏魔法·陷阱卡。多为1回合1次的主动改变表现形式权利而运用此卡,也可以运用其他能改变表示形式的卡片来发动效果。

在当年属于旋风的下位替代,如今肯定是没法看了。

 

洋洋洒洒写了4000字,就先写到这儿吧,剩下的卡我们下期再说。

当年设计变形斗士时参考的均是当时常见的各种高科技产品,而如今来看就只能是老古董,让人不得不感慨科技的发展真是迅速啊。

还有为什么K社不出对应实体玩具呢?难不成怕孩之宝律师函警告?

只能说是躺着挣钱惯了就懒得考虑卡片以外的收入了,也就近几年才意识到,开始消费初代出各种奇怪的玩意。

 

好了,本期游戏王的设计美学就到此结束了。觉得不错的话就请点个火吧。我是hentai研究者,别忘了点关注哦,我们下期再见。

这是我的公众号:

 

 

打赏营火,助力上热榜
全部评论 10条
按时间排序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