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不是中外社区反馈很割裂?
2022年7月25日
点火329 回复468

这是一个迟来的但也永不过时、永远值得讨论的话题。

暴雪正在毁掉竞技场!一个月4次负优化!
炉石阿里 2022-07-17

一个星期前,竞技场社区的知名作者阿里发布了一个控诉竞技场越改越糟的视频,反响挺轰动,其中赞成的人也挺多,而这种不满和海外社区的风向是有差异的。那么,为什么会有差异,甚至到底是不是真的有差异,这个话题我和阿里简单说过一些,他也在投稿到营地的文章末尾稍有提及,但他毕竟只聊竞技场并且是转述,而我想说的肯定不限于竞技场。这次我想把“反馈形式”这四个字展开多说一说。

作为多年来中外炉石社区交流、反馈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我能真正确定中外(中西)存在偏好差异的事件其实并不多,而且都有明显的解释。一个是设计师自己也经常用来举例的退环境/狂野,因为中韩等地传统卡牌游戏的基础认知;一个是战棋铜须卡德加整活,因为国服战棋大主播和高分段的重合程度,而且是我亲自花大力气搜集过证据的;还有些细小的,再比如佣兵之书塔姆辛章节里的弑父情节令中国玩家格外反感,想必和中西传统文化、经典文学的差异有关,等等。但总的来说并不多,也不应该多,人们对游戏最本质的乐趣的感知总归是共通的,在信息充分流通、时间足够长的情况下,地区偏好、“童年回忆”应该是可以消解的,更何况我们要说的还同是炉石玩家。

然而这种前提是很理想化的,所以实际上我对不同社区间的交流反馈是很绝望的——哪怕我自己就在做,但可能也正是因为我在做所以感受尤其强烈。而如果要具体到中外(中西)社区,由于交流隔阂和风气差异已成定局,我觉得说是已经陷入恶性循环也不为过。

先说回竞技场和阿里。阿里很讨厌竞技场现在只削强卡的做法,这导致白板互怼,他认为这并不能让竞技场变得更“好玩”;他也很不满于时光酒馆活动的不上心(平衡性、牌池等)……同时,他也问我国外社区对这些问题有何反响。我第一时间给阿里的回答是,我所能看到的推特和Reddit上的竞技场讨论里确实是对过强卡(以及导致它们泛滥的发现机制)的抱怨占多数,也就是说抱怨白板互怼的声音确实不大;对于时光酒馆,海外社区的肯定也比否定多,哪怕114的洞穴梦游者离了大谱,人们也不见得有多么多么愤怒。

到这一步,阿里让我意识到了这又可能是个国内外差异的案例,所以我的兴趣也上来了。于是我又多看了几眼,很快发现推特和Reddit之间也存在着一贯的区别,比如对时光酒馆的肯定/否定(对114的态度尤其明显),推特上显然积极很多,Reddit骂得更难听,当然肯定不及国服社区,在两者之间。能翻墙的人可以去看看设计师发在推特的征集贴,里面所有对114的抱怨都有用幽默的形式消解,至少比较礼貌;然后再看看Reddit上的相关讨论,那里就和国服社区更像了。

之所以说是一贯的区别,而且我发现得很快,一来确实明显,二来也是因为我注意到它很久了。在其他很多看似存在中外差异的问题上,推特、Reddit、国服社区的反响也往往呈阶梯状:

  • 纳斯利亚堡预览季中期复古设计集中出现,推特没人骂,Reddit有人骂,国服很多人骂;
  • 单人冒险××之书,推特有人夸,Reddit鲜有讨论,国服追着骂(我在营地发的综合性的设计师采访/问答,里面但凡有一句提到单人冒险,××之书必被骂上热评);
  • 佣兵空气元素被改,推特骂得少,Reddit骂得多,国服骂翻天;
  • ……

所以对我来说,有些乍看之下中外有别的现象可能只是不同社区表达层面上的差异,国服社区的骂声系统性地更狠,但外服骂得不狠也不代表他们支持。比如全球竞技场玩家本质上对114的厌恶很可能是一致的,甚至对整个时光酒馆的褒贬也差不多,只是推文总体更“正面”、更“文明”。其实如果推特上同一个人对一件事仅仅调侃但对其他事赞赏有加,那他们对这件事其实也算很不满了。换句话说,如果我在浏览不同社区时能自动进行“正则化”处理,看到的舆论应该会相近得多。

——说到这,一个不可避免的敏感话题就是国服社区是否素质更低、更嘴臭。我当然不认为中国人生来如此,但我确实很难否认简中互联网上的戾气更重(不排除我自己)。原因有很多,中国/东亚生活压力大,推特比其他社区更“实名”,海外厂商一直让人觉得不在乎国服/非英语社区,等等等等。同理,我也不认为推特骂声少就说明西方人素质更高,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外服第一大喷子Zeddy,他去年刚开始火的时候和推特上的好好先生们格格不入,但不妨碍有更多人在Reddit和YouTube上为他叫好,玩家肯定希望有这样的人与所谓“跪舔设计师”的暴白抗衡。

(暗月马戏团刚出时的一组梗图,Regis和Zeddy,一对典型的暴白暴黑)

(Zeddy内心肯定也是暴白)

 

这里我要再强调一下官方开发人员“存在感”的重要性。从国服社区到Reddit再到推特,玩家和开发人员的距离越来越近,他们的形象也从一个遥远的符号变成一个越来越真实的、活生生的人,这对玩家的表达态度肯定是有影响的,哪怕是Zeddy也要有所收敛的。一个更好的例子是Ben Brode,他的一大公关心得就是在社区里出现问题后第一时间冒泡,所谓“到达现场”,他认为这种个人身份的出现是有利于缓解舆情的(他也可以算是Team5设计师整体乐于社区互动的奠基人)。虽然好几位炉石设计师在推特上也有过不堪辱骂的经历,关私信、afk,但他们对Reddit更失望,“Reddit没法看”几乎成了共识,这也是为什么那里已经很少再有蓝贴了。如果他们来看原汁原味的、完全逐字翻译的国服评论(还得是外国人来看,丁天不算),我很难想象他们会是什么感受。

(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Iksar曾经提过考虑在国服社区开社交媒体,然后不了了之。我敢说语言障碍本身绝不是最大的困难)

 

这也引出我想说的第二点。不同社区嘴臭嘴甜本身倒也没什么,但当开发人员想看社区、想互动的时候,这就让他们不可避免地有所选择,就像炉石设计师弃Reddit、从推特。很显然,是人都不想被骂得难听,都更听得进“建设性”的意见,都更愿意和友善的人交流。哪怕是对Iksar、Celestalon、Matt这些经常出现的管理层/设计师来说,这本来也是他们工作之余想做才做的事(严格来说收集反馈不归设计师管,况且个人视角的见闻也不一定能作为参考),恶意多了大可以不做。

(也是巧了,Matt昨夜还刚刚发过一条推说了这个话题:“告诉一个人你有多讨厌他们所做的一切,并不能促使他们去做你想要的内容。”当然我并不知道他是否是在说竞技场/炉石的事)

那么问题来了。虽然在理想情况下,所有社区的玩家——和不混社区的玩家——的反馈都是应该得到同等程度的传达和考虑的,但实际上设计师自己也承认他们对那些亲自看的社区就是更了解,那这到底会不会导致“偏听偏信”?

(当然,这么问的前提是假设其他条件一样,否则就是“因为这么做更省事”了)

我的猜测是大多数时候不会,但是——如果是竞技场这种玩家少、投入少、而且还是刚刚开始有人管的内容,设计师本人能接触到的反馈还真有可能对决策产生更大的影响。模式组在最初摸索竞技场如何接手的阶段确实向社区征集了意见,竞技场的后续调整也确实是每一步都在实现玩家的反馈。

同时,一个模式/内容玩家越少,讨论越少,那些显性的讨论也反而越有可能代表不了整个社区的想法。比如阿里有一个猜测是外服竞技场社区构成更硬核,加上外服没有金币号,所以追求永动、追求竞技性的声音也就越大,而这并不能代表普通/休闲玩家的想法。也就是说,设计师选择更多的在听取推特上的反馈,而推特上的几个发言代表们恰好都只觉得竞技场最大的问题在于一卡制胜(以及发现),所以模式组选择削强卡而不是让大家都神仙打架,或者说至少优先削强卡。我不能肯定,但这么猜是有道理的。

而这样一来,不同社区的嘴臭嘴甜就有区别了。当不同社区偶尔意见不统一时,“推特们”的意见代表不了“Reddit们”的意见,后面这类玩家就可能陷入美国父子吵架式的困境:玩家想要发泄式反馈,设计师想要建设性意见,双方都有理由、都很委屈。

国服社区在我看来就是已经走在这样的恶性循环里。在很多时候,国服玩家已经积怨已久,已经需要发泄,也就很难给出建设性意见,负责汇报地区反馈的人也就越不敢原汁原味地上报。如果国服在一件事上真的比外服不满得多,淡化了说则无法突出问题,不淡化则又令人难以接受。而且越是不直接交流,开发人员在国服社区里的“存在感”越稀薄,玩家骂起他们来也就只会更无所顾忌。这是我的绝望所在。

就拿阿里的那篇文章/视频来说,他由于格外破防骂得格外狠,这当然可以有(他投稿到营地前和我打过招呼,我是同意了的),我也相信如果他要写给设计师看肯定不会是那个语气。但这也印证了我前面的话,即国服玩家在长此以往之下已经很愤怒了,已经无所顾忌了,喷了再说,反正设计师看不到。阿里那个喷法绝对是Zeddy和adwcta看了也要甘拜下风的……如果他还想找人把意思反馈过去的话(比如我),并且如果这个负责翻译的人想遵守推特炉石社区的游戏规则,那怕是要费好大好大一番功夫的。

打赏营火,助力上热榜
全部评论 468条
按时间排序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