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画不万智】Christopher Moeller专访
2021年7月6日
点火22 回复6
此内容翻译自Bigar

欢迎来到我们的画家访谈系列——无画不万智!(本文发布于2018年6月6日)

今天我们将与大家分享Christopher Moeller的采访。他近日才宣布了从万智隐退的消息。来听听我们聊了些什么。

 【闪电击:Moeller重印版/Rush初版】

嗨呀Chris!你能跟我们讲讲你是如何开始为万智牌作画的吗?

好呀。我在圣地亚哥漫展经人介绍认识了时任美术指导的Ron Spear,于是开始为万智牌作画。之前我每年都会在漫展摆摊,也因此结识了许多业界人士。

 【凝风日暮

万智牌早期美术风格非常多样。随着游戏的发展,美术风格逐渐同质化,美术指南也倾向写实。你有何看法呢?

万智牌在业界的成功就是逐渐注重美术的依靠。早期万智原画风格多变其实是威世智财力不足导致的。当时的威世智拿不出多少定金,只好广撒网,能约到谁的稿就用谁的稿,要不然连卡面原画都凑不齐。

威世智财力渐渐增强,万智牌名声也越来越大,于是吸引到的画家也越来越多。这时候威世智就有选择的余地了,结果就是万智牌的画风更统一,辨识度更高了。“同质化”这个词稍有贬义,我不太赞同。我会说万智牌的视觉风格更加协调了。

 【逼上跳板

只有一点我想多说几句.现在的卡牌颜色与卡面色调时有脱节(其实早期也有类似问题)。依我看来,这是很大的缺陷。你要是开到一张红色的牌,那你肯定会很自然地想“既然是红的那画面色调也应该是红色系吧”。然而把最近的原画摆在桌上仔细一看,基本都有些灰蒙蒙的。早期的卡面则是……“万紫千红”。不管是灰蒙蒙还是万紫千红,我都觉得并不可取。

你能跟我们讲讲你的作画过程吗?

总的来说,我的作画过程跟大家的也没多大区别。我先画一些初稿,美术指导挑出一份,一般都会给我一些提议,例如某些部分需要凸显,或者某些部分需要淡化。然后我就开始作画。我跟其他画家不同的一点在于我主要都是丙烯酸颜料作画,偶尔选择油画,但是从不用电脑绘画。

 【今田猎犬勇丸

并不是贬低数码作画。我非常欣赏数码作画,只不过我更喜欢纸笔作画的感觉。在电脑前坐一整天……我觉得不像画画。我喜欢在画布上肆意挥洒。我的作画技巧都来源于漫画,所以也传承了漫画的风格,强调线条和形体,有棱有角。

你的作品选取的视角都非常有意思,例如否认存在羊蹄人吹笛手长矛之墙,选取的角度都令观者身临其境。沉浸感在你的画作中是不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当然。我从画漫画的经验中学到的一点就是观者视角一定要精挑细选。漫画利用连续画面叙事就经常需要戏剧性或者出人意料的镜头视角来烘托气氛。举个例子,连环画史努比的镜头永远都是侧面视角的。

 【理性护圈

舒尔茨那样简洁的画风适合连环画的侧面视角,但是漫画全是侧视就死气沉沉了。就像一部电影只有一个机位,一个长镜头贯穿全片,那也太乏味了。用单个画面叙事也类似。我会从故事中截取一个瞬间画出来——这一瞬之前发生了什么?之后又会怎样?我选择的这个瞬间是否恰当?

那有哪些原画创作起来最棘手呢?又是为什么?

反过来看这个问题:最简单的原画都是画面只包含寥寥几样元素的,最主要的难点在于让画面有吸引力(例如鸣火杖)。最棘手的原画有:巴格达市集传惑师金叶宫殿,还有拉尼卡的一套基本地。

卡面非常小,所以即使画面细节繁多,主体也要易于辨识,否则原画缩放到卡面上那可真是一团乱麻了。卡面细节处理需要追求高辨识度。画面凸显了什么?观者的视线会直奔焦点,还是迷失在杂乱的细枝末节中?

 【巴格达市集

你去年宣布从万智隐退。你说“绘画逐渐从愉悦的工作蜕变成了乏味的杂务”。那你还会自己画点别的东西吗?

会啊。我会画些风景画,也有肖像画。我还会画些插画,只是不会像专职画师时期画得那么勤。

你觉得万智牌经久不衰的关键是什么?

毫无疑问是官方赛事。我觉得大家都低估了官方赛事拉新人入坑的力量。许多其他的CCG昙花一现,不管是精美的原画还是配乐音效都扶不起,因为谁也复制不了威世智构建的稳固赛事平台。

 【闪电击

那你最中意自己的哪些画作呢?

你还有什么与万智相关的故事可以与大家分享吗?

我去日本的时候带上了我的儿子Eric。他就是扰咒小法师的模特,结果大家发现后全都请他给扰咒小法师签名。每次我带他一起参加活动的时候他都会签几个名。

 【扰咒小法师(鸡飞)】

大家可以在Christopher的个人网站FacebookTwitter,或者Instagram观赏他的其他作品,也可以在万智原画廊选购他的原画。

谢谢阅读


本文来自Bigar,他们还发布了一款辅助应用MTG Manager。
文中所用图片版权均属于威世智和/或画家本人。
原文链接

 

 

 

 

 

 

 

 

 

 

打赏营火,助力上热榜
全部评论 6条
按时间排序

还没有评论